江陵方面收到王僧辩快递过来的侯景头颅之后米牛配资,很有文化的萧绎把侯景给王莽化了——把侯景的头颅跟王莽一样制成标本封存于武库。文化人萧绎这是何意呢?侯景被定性成了王莽级别,他岂不是光武中兴的刘秀级别了?城里人真会玩,但没毛用,因为最终还得事上见,光会自嗨迟早会变成一个笑话。当年刘秀是啥表现?你萧绎除了会算计自己家人、出卖自己的国家,还会点啥呢?
侯景死了,南梁就安稳了吗?他们老萧家早已烂根了,之前就各种变卖家产请外人来打自家人,以争夺家主之位,死一个侯景,只是少一个玩家而已,狗血闹剧依然没完没了。
前面侯景军逼江陵之时,萧绎曾向西魏求援,并命令梁秦二州刺史萧循把汉中割让给西魏,召他回江陵。
萧循是萧衍九弟萧恢的十七子,对于他堂哥的这个操作比较懵逼。你在外面乱找野男人,咋能把我的产业送人讨其欢心呢?你要搞裸贷,也不能把我给扒光了给西魏去欣赏呀!所以,坚决不同意!
展开剩余92%宇文泰也不客气,同不同意都是你们萧家自己的事,但有人说汉中送我了,那汉中就是我的了。于是直接派达奚武、赫连达等率三万军去催收汉中了,又派大将军王雄兵发子午谷打上津。
萧循一看关中猛人南下了,慌得一批,赶紧派人向益州的萧纪求援。
萧纪在蜀地已经十七年了,觉得自己在蜀地根基已经很稳了,既然国家已经乱成这样子了,也没必要再装了,当个低配版的刘备也挺好。所以对救援汉中还r3.o3er.iNFO59是很积极的,果断派潼州刺史杨乾运去救援汉中。随后于552年四月初八称帝了,改年号为天正。杨乾运率军至剑门北,便被达奚武迎头暴击。达奚武还把斩获的首级列于南郑城下挑衅萧循,萧循没克制住,暴脾气发作出兵,结果也达奚武打秃了,随后投降。
西魏抓了男女两万人口回了长安,至此,剑门以北全部入西魏版图。
刚刚自嗨称帝的箫纪对汉中丢失根本不在乎,我不是刘禅,西魏也不是曹魏,汉中丢失不影响我继续当皇帝,毕竟西魏不会出现偷渡阴平的疯子邓艾。
552年十一月,江陵的萧绎一见弟弟箫纪在益州称帝了,也称帝了。好兄弟,皇帝的名号必须要共享。共享皇帝虽然比较时髦,但这两兄弟也彻底撕破脸皮了。
但其实也无所谓,因为老萧家这些兄弟原本就没有啥兄弟之情,明牌还是暗牌都是那么回事。
之前萧纪也要发兵讨伐侯景,但是萧绎写信给萧纪,要他专心镇守好蜀地即可,他俩是刘备和孙权的关系,各安其界即可。但萧纪表示他也是d4.o3er.iNFO59老萧家的人,也想为老萧家尽点力,便聚拢了三万兵马让其世子萧圆照受萧绎指挥东下,但萧圆照率军至巴水时,萧绎就授他为信州刺史,命其屯兵白帝城,不许继续东下了。因为当时东边太乱,自己出兵也不一定能捞到什么好,所以就没继续勉强了。
现在萧绎也称帝了,萧纪就不再悠着了,以讨伐侯景为由,出兵东下。
萧绎听后,在木板上画上萧纪的图像亲自往上面钉钉子,扎小人要扎死他弟弟。但表面上却很和气,派人把侯景的俘虏押送到萧纪那里,告诉他侯景已伏诛。
可是,这种表面和气压根就没用。萧绎和萧纪都不是省油的灯,谁也不会相信谁,心里只想着自己要是唯一的皇帝。萧纪继续要出兵,萧绎则继g5.o3er.iNFO59续引狼入室,让西魏来鸠占鹊巢,弄死萧纪,占领蜀地。多么熟悉的画面呀,简直是当年司马错取蜀的画面再现呀。宇文泰很是兴奋,但同志们都劝他冷静,没人愿意领兵出征。理由自然是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,不好打。
只有宇文泰的亲外甥尉迟迥挺身而出,说蜀地的心思不集中、忘战已久,偷袭他们十拿九稳。
宇文泰表示这外甥没白疼,于553年三月命尉迟迥督开府元珍、乙弗亚、俟吕陵始、叱奴兴、綦连雄、宇文升等六军,甲士一万二千,马万匹,南下伐蜀。
注意哈,尉迟迥是宇文泰外甥,那六个将领跟其他武川大佬们没有任何隶属关系,甚至名不见经传到连史书记载都没有。说明这次战争花的是h6.o3er.iNFO59宇文泰的“私房钱”,其他柱国、大将军都不愿意配合宇文泰。蜀地难打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是蜀地是天选的割据之地米牛配资,打下来了宇文泰也不会放心交给他们去镇守,邓艾、钟会的例子大家都知道。宇文泰也了解情况,所以直接派自己的外甥带着自己的私房钱去干这活了。
553年四月,萧纪军队抵达巴郡,听说西魏有动静于是派前梁州刺史谯淹回师救蜀。
诸将都想回去保卫家园,但萧纪坚持要先弄死他哥哥再谈抵御外国的事。他觉得西魏军根本突破不了剑阁天险,可他不知道天险可以从内j7.o3er.iNFO59部攻破,此时的潼州刺史杨乾运已经被宇文泰收买了。西魏轻易突破了剑阁。然后跟当年的邓艾一样,非常轻松就挺进到了成都城下了。
此时大军都被萧纪带走了,成都守军已经不满一万,军械和粮草都被调往前线了,尉迟迥直接围城。
萧纪军至西陵,然后走不动了。被他哥萧绎在峡口修了两座城堡,还运来很多大石头填江并拉上铁索拦江,给挡住了路。
萧绎写信给萧纪说,老八,你赶紧回四川吧,侯景是我干掉的,我才是天下归心的皇帝,你争不过我的,咱们别闹了,接受现实,好好过日子。
萧纪不到黄河心不死,不同意!
这个时候王僧辩已经开始出兵来援了,萧绎再次写信给萧纪,只要你现在走,咱们还是兄弟!
萧纪继续表示,我们早已不是兄弟了,必须要一分高下。
可是,没多过久,萧纪就因为突破不了萧绎的长江封锁线,又听说了后方不利,之前给脸不要脸,现在死皮赖脸去跟萧绎求和。
萧绎这个时候也不愿意继续和萧纪当兄弟了,不同意!
七月十一,萧纪战败被杀,其太子萧圆照兄弟三人被押往江陵,萧绎取消了萧纪的族籍,另赐姓饕餮氏。萧绎那点文化全用到埋汰人上面去了,实属小聪明。
尉迟迥包围成都近两个月后,八月初八,成都投降。
尉迟迥进城后,极为罕见地对成都城进行了秋毫无犯。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北魏、西魏、东魏的军队中都是很难得出现的,因为北方军队大多是以掠夺为主要目的的,很不文明,也不太可能文明。尉迟迥这次能做到这么文明,主要原因就是队伍成分比较单一,没有内耗,都是k2.o3er.iNFO59宇文泰的私兵,都是帮宇文泰来打新地盘的。要是参股部队太多了,那就管不住了,投资要有回报,赶紧分红,不分红兄弟们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。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就分左中右,搞管理其实特别需要管理者理清身边人与自己的潜在关系,是利益服从还是利益合作,是生死与共还是搭伙过日子……不同关系的对象,对待方式其实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。宇文泰真的是西魏万众归心的领导吗?顶多就是一个武功极高的武林盟主而已。
宇文泰有十三个闺女,遍地撒网的嫁给了贺拔岳、李弼、于谨、赵贵、若干惠等等这一大帮大佬的儿子用于编织关系,但他们家的江山最后依然被杨忠的儿子给撬走了呢?因为杨坚是独孤信的女婿,孤独信则是宇文泰压制、猜忌了一辈子却丝毫不影响他成为八柱国之一的大佬。赵贵是l9.o3er.iNFO59当年拥护宇文泰的铁杆,但后面倒向了独孤信;杨忠被宇文泰拉拢了一辈子,但人家一辈子觉得老领导独孤信很香,两人结成了儿女亲家;独孤信有七个闺女,仨闺女天下知名,一个嫁了他宇文泰的儿子,一个嫁了杨坚,一个嫁了李渊他爹。此外人家还有四个闺女了,只不过史书没有记载而已,但可能嫁的差吗?
所以,大家一定要明白,人际关系其实都是动态的,建立某种关系网之后,是需要不断投入资源去维系的。为什么大家有些同学、朋友甚至亲戚慢慢就彼此疏远了呢?缺乏必要的维护嘛!
再举一个例子,你带领5个人和组织了5个人共同开发了一个项目,这其实是两个概念。前者,你有无可争议的利益分配权,但后者,却并不一定。比如西魏这p8.o3er.iNFO59次灭蜀,如果是全员参战,就一定不会是这个状况,因为独孤信、赵贵等等是要劳务费的,凭什么你宇文泰统一分配呢?你是钟会,我可以是邓艾!
各种机缘巧合之下,西魏以一种最佳方式拿下了益州,整个益州事务和利益都是尉迟迥(宇文泰)一个人说了算。战后,尉迟迥被任命为大都督益、潼等十二诸州军事,益州刺史。自剑阁以南所有的人事权和财政权都他一个人说了算。蜀地百姓也因为没有利益分割而免遭w9.o3er.iNFO59其他地方“城破一次被糟蹋一次”的悲惨待遇。因为尉迟迥一个人说了算,他不会担心下手晚了就啥也捞不着了,才会真正把益州当成自己的产业去善待。
这次灭蜀,又是非常典型的历史倒带——秦并天下的大势再次重现江湖。
但实际上,这些都不是让人最恐怖的,让人最恐怖的是西魏灭蜀太轻松惬意了,都没有派出一个柱国级大佬坐镇,仅仅一个小辈儿拿着点私房钱就把事平了。这透露出宇文泰的日子越过越富裕,于谨和李弼这种铁杆始终在他身边拱卫他,他有的是筹码和现金去应对一切市场风险。
这里咱们拐过笔锋来说说东边那位,很多人说高洋上位之后,前期励精图治、开疆拓土,是妥妥的明君,真的吗?假设宇文泰也那么干了,北面跟游牧民族结了仇,是不是就需要派大佬级别的始终坐镇北面?得派谁去呢?肯定得是自己最信的过的呀!所以于谨弄不好就得常年杵在北面,带走大量嫡系部队。然后整个西魏都给源源不断地给北方前线输血,慢慢地就会导致中央虚空。中央虚空了,“独孤信”的机会就来了。
跟做生意的朋友随便唠几句,大家理解现金流的分配原则吗?要是宇文泰跟高洋一样,为了证明自己很大,别人要忍一忍,把大量现金扔到北方市场,南方市场z1.o3er.iNFO59有机会了,他赶得上吗?敢下注吗?把尉迟迥派出去,自己身边就是莫斯科今夜不设防了。又或者南方市场不是那么顺利,陷进去了呢?请大家记住一点,要学会拿自己的冗余资源去投资,而不要到处去梭哈。
秦并天下之势大成之时,我们再来看看自比孙权的萧绎手里尚有多少筹码。
自巴陵至建康的长江以北已经全部被东西魏占领,荆州地界北边尽头是武宁,西边尽头是硖口,岭南被萧勃占据,此时手里控制的民户不到三万。不到三万户,也就是不到十五万人。这十几万人不久也要被打包到西魏当奴隶去了。
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萧衍这一家子太招人恨了吗?为了自己那点虚妄的欲望,太不把黎民百姓、国计民生当回事了,国家已经被祸祸成了这个样子了,还在想x0.o3er.iNFO59着当他的狗屁皇帝。甚至想当皇帝也可以理解,但为了当皇帝,各种毫无廉耻地卖国,就是人神共愤的事情了。另外,把国家资产卖成这个样子了,你的皇位还保得住吗?
蜀地被灭之后,萧绎其实想过要迁都到建康去的。尽管建康已经被祸祸成不成样子了,但是从战略位置来看,比江陵还是要有优势一点,
但是,其领军将军胡僧、太府卿黄罗汉、吏部尚书宗懔、御史中丞刘等纷纷劝谏不可:建康王气已尽,北面就是敌虏,如果有什么不测后悔就c2.o3er.iNFO59来不及了!况且自古就相传荆州的小洲满百时就会出天子,现在枝江又生出了一个新洲,荆州之洲已满百,所以您龙登九五正是应验了呀!
最后这事闹得萧绎也拿不定主意了,只能让手下人搞民主投票。但同意去建康的人过半数之后,萧绎自己又改主意了,建康已经是残垣断壁一片了,去了要过苦日子,不想去了。所以,这货最终找术士杜景豪占卜吉凶,显示不能走,强行留在了江陵。
来看看此时的江陵,其实就跟刘备当初从东吴手里借来的江陵差不多。北、西、东三面被包围,跑都不好跑。而且江陵还是在长江北岸,西魏铁骑可以从襄阳方向朝夕可至,长江天险你还用不上,就你那点兵力,你顶得住吗?又或者西魏从益州顺江而下、东魏沿着长v3.o3er.iNFO59江逆流而上,你又挡得住吗?你不是关羽,是守不住江陵的。即便是关羽、即便刘备夺取了益州,关羽都死在了东吴的背刺之下,你萧绎不是很有文化吗?咋这点事都看不明白呢?
侯景之乱时,南朝门阀贵族损失大半,幸存的都来了江陵。等着被一锅端吧!另一个版本的黄巢之乱提前几百年爆发,也让陈霸先这个“寒门贵子”登台更顺利些。
咱没有看不起陈霸先的意思,他确实做得很好,但咱必须要实事求是地讲,他和邓艾的最大差别就是:邓艾遇到的是国运尚存的曹魏,所以他必然会死在益州;而陈霸先遇到的是千疮百孔的南朝,只要他想过一把瘾,当个皇帝难度不大,但不管他如何努力,他的陈朝也注定是一个无力回天的短命王朝。
有些同志认为诸葛丞相的《隆中对》凭借荆、益两州而争霸天下是异想天开,这个可以保留意见,但荆州和益州一丢,江南是难以保住的,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。
萧绎,你不断跪舔宇文泰,把整个大西南都送给西魏了米牛配资,那就等着西魏来帮你断气吧!纯败家玩意!
发布于:四川省启盈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